夏天到,蚊子又開始出沒,相信大家都試過被蚊叮到成身癢,甚至半夜被蚊嘈到瞓唔着。但係你知道嗎,原來蚊子嘅活動係有規律可循,而且而家仲有咗「蚊子地圖」呢樣嘢,可以話係我哋對抗蚊患嘅「作戰圖」!今日就同大家深入淺出噉講下乜嘢係蚊子地圖,同點樣利用佢幫我哋過一個冇蚊滋擾嘅夏天。
講到地圖,大家可能會諗起Google Maps搵路,但「蚊子地圖」就唔係用嚟搵路,而係用嚟「避蚊」嘅!其實,蚊子地圖係由各地嘅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例如廣東疾控、四川疾控)定期發布嘅監測報告,佢哋會喺全市設置幾十甚至過百個監測點,專門收集蚊子密度同種類嘅數據。
簡單嚟講,蚊子地圖就係一張顯示咗邊個地區、邊個街道嘅蚊子最多、最活躍嘅「熱力圖」。好似汕尾市咁,佢哋每星期都會更新一次「蚊子版熱力圖」,清楚列明邊度屬於高度傳播風險、邊度係中度風險。睇完張圖,你就知道如果要去某個區,需要做足幾多防蚊措施,係咪好實用呢?
你可能會好奇,點樣先可以知道一個區有幾多隻蚊呢?難道真係派人去數?哈哈,當然唔係啦!疾控中心嘅人員有科學嘅監測方法,主要係睇兩個指標:
布雷圖指數(BI):呢個指數主要用嚟監測傳播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疾病嘅伊蚊(俗稱「花斑蚊」)嘅幼蟲密度。計算方法係睇吓平均每戶住宅中,有幾多個積水容器係有伊蚊幼蟲滋生。根據個指數,可以評估到疾病傳播嘅風險:
BI > :高度傳播風險,一旦有輸入病例,好可能出現爆發。
< BI ≤ :中度傳播風險。
< BI ≤ :低度傳播風險。
成蚊密度(單位:隻/夜):另一種方法係用誘蚊誘卵器,即係設置一個模擬適合蚊子產卵環境嘅裝置,收集一個夜晚後,睇吓吸引到幾多隻成蚊去產卵。好似四川咁,就會根據呢個密度將風險分為I至V級。
所以話,蚊子地圖唔係估出嚟,而係有紮實嘅數據支持,等我可以好具體噉知道邊度係「重災區」。
唔好以為所有蚊都一樣!唔同種類嘅蚊,活躍時間、叮咬習慣同傳播嘅疾病都唔同。等我哋嚟認識一下最常見嘅幾種:
致倦庫蚊:呢個可以話係城市裏面最常見嘅品種,通常呈黃褐色,特別鍾意喺日落後小時同日出前出沒吸血,係傳播班氏絲虫病嘅主要媒介。
白紋伊蚊(花斑蚊):呢個絕對係「狠角色」,攻擊性強,而且喺朝早到黃昏嘅日間時間都會出動咬人,陰天喺室內都照常「上班」。佢係傳播登革熱同基孔肯雅熱嘅主要元兇,一定要小心。
中華按蚊:體型較大,灰褐色,主要喺黃昏時分活動,係傳播瘧疾嘅重要媒介。
知道咗唔同蚊子嘅特性,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噉防範。例如,如果知道某區白紋伊蚊多,咁就算日頭出街都要做足防蚊措施。
知道咗蚊子地圖係乜同點樣運作之後,最重要嘅一步就係點樣將佢應用喺日常生活入面。對我哋普通市民來講,防蚊其實可以歸納為三大策略,我鍾意叫佢哋做「防蚊三重奏」。
蚊子細細隻,但都要有地方繁殖後代。冇積水,就冇幼蟲;冇幼蟲,就冇成蚊;冇成蚊,就冇傳播。呢個係最根本嘅方法。
定期清理積水:每星期至少檢查同清理一次屋企範圍內嘅積水容器,例如花盆底盤、廢棄瓶罐、水桶、冷氣機底盤等,記得要倒積水、徹底擦乾容器底部,或者直接倒扣放置。
處理好儲水容器:如果屋企有水缸、水箱,一定要加蓋密封。
打理水景:庭院如果有魚池、噴泉,可以養啲食蚊魚(例如孔雀魚),或者保持水體流動,等蚊子冇辦法產卵。
保持渠道暢通:定期清理屋企前後排水渠、雨水渠嘅樹葉淤泥,確保冇積水嘅死角。
個人觀點:我覺得清積水呢件事,唔可以只係顧自己屋企,最好成棟大廈、成條街嘅鄰居一齊參與先有效。因為你屋企清理得再乾淨,隔離屋個平台堆滿雜物有積水,咁蚊子一樣會飛過嚟。所以話,防蚊其實係一個社區共同行動。
當環境清理好,我哋就要為自己同屋企設立防線,等蚊子冇辦法埋身。
安裝紗窗紗門:一定要裝番個網眼細密(建議目或以上)嘅紗窗紗門,而且記得隨手關好,防止白紋伊蚊呢類日間活動嘅蚊子入侵。
掛蚊帳:呢個係最傳統但又最有效嘅方法,尤其係對嬰幼兒同夜晚瞓覺嘅保護。
着衫防護:去公園、山邊、河邊呢的蚊子多嘅地方,盡量着淺色嘅長袖上衣、長褲同襪子(蚊子比較容易被深色吸引)。
當我哋要去户外活動,或者發現室內有蚊時,就需要一啲更直接嘅手段。
外用驅蚊劑:出街嘅時候,可以選用含有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驅蚊酯(IR) 等有效成分嘅驅蚊劑,噴喺暴露嘅皮膚同衣物表面。記得要跟返產品說明定時補噴。
使用蚊香、電蚊拍:喺室內,可以用電蚊香液、電蚊片或者傳統盤式蚊香(用嘅時候要注意防火同空氣流通)。見到有蚊飛過,當然唔少得電蚊拍啦!
講咗咁多,其實我想帶出嘅係,蚊子地圖係一個好好嘅工具,但佢嘅價值在於引導我哋採取行動。與其等到被蚊咬到成身「癩」,或者不幸感染蚊傳疾病,不如而家就行動起嚟,定期睇吓疾控部門發布嘅最新蚊子地圖,跟住上面嘅建議,為自己同家人打造一個冇蚊嘅夏日空間。
記住,我哋係自己健康嘅第一責任人。防蚊呢件事,真係由我做起,由身邊嘅環境做起。希望今次分享可以幫到大家!殺蟲專家 亦都提醒大家,如果蚊患問題好嚴重,自己處理唔到,記得要尋求專業嘅滅蟲服務幫助。
. 蚊子地圖入面嘅「高度傳播風險」係咩意思?
意思係指該地區嘅伊蚊密度(布雷圖指數)已經超過,一旦有登革熱等輸入性病例出現,該地區好有可能會出現疾病爆發,需要立即採取清理積水同滅蚊行動。
. 「花斑蚊」(白紋伊蚊)同普通蚊有乜唔同?
花斑蚊身上有黑白相間嘅斑紋,攻擊性強,喺日頭(由朝早到黃昏)都活躍叮咬人,而且係傳播登革熱嘅主要蚊種,要特別小心。
. 驅蚊劑點樣揀同點樣用先最有效?
應該揀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驅蚊酯或檸檬桉葉油等有效成分嘅驅蚊劑。使用時只噴喺暴露嘅皮膚同衣物表面,避開眼、口同傷口,並且要根據產品說明定時補噴。
. 清理積水有咩竅妙?
重點在於「徹底」同「定期」。唔好只係倒咗D水就算,最好用刷子擦洗容器內壁,整走蚊卵,因為蚊卵可以黏附喺容器壁上存活一段時間。清理頻率最好係每星期一次,因為蚊子由卵變成成蚊大概只需要至日。
. 住高層單位係咪就唔使擔心蚊子?
絕對唔係!蚊子,尤其係白紋伊蚊,飛行能力雖然唔算好強,但佢哋可以通過電梯、樓梯井等垂直空間向上擴散,而且佢哋嘅幼蟲可能喺大廈嘅公共區域(例如天台堆積物、樓層嘅明渠)滋生。所以無論住幾多樓,都要做好防蚊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