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蚊子大軍出動,相信每個香港人都試過被蚊咬到又癢又腫,夜晚瞓唔安寧。明明同朋友一齊,點解蚊子偏偏只咬你?被咬之後點樣可以快速止癢?點樣預防先最有效?今日殺蟲專家就同大家拆解蚊咬的方方面面,等你可以輕鬆過夏日。
好多人都有呢個困惑,其實蚊子揀人咬係有科學根據的。首先,二氧化碳排放量係關鍵因素,蚊子可以偵測到米外嘅二氧化碳濃度,所以呼吸頻率快、肺活量大嘅人特別容易中招,例如孕婦、運動後嘅人,或者新陳代謝快嘅小朋友。
其次,體溫同汗液都會吸引蚊子。體溫高嘅人散發更多熱量,而汗液中嘅乳酸、尿酸同氨類化合物,對蚊子來講好似美食嘅信號。另外,著深色衣服(如黑色、深藍色)會吸收更多熱量,令你更容易被蚊子發現。
個人觀點:我覺得招蚊體質同生活習慣好有關係。例如中意夜晚出去跑步嘅人,又或者成日著深色衫嘅朋友,真係要特別注意。不過唔使太擔心,只要了解原因,就可以針對性預防。
被蚊子咬之後,最急嘅就係止癢。以下是實測有效嘅方法:
冷敷係首選: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喺叮咬處-分鐘,可以收縮血管,減輕紅腫同癢感。呢個方法簡單又安全,尤其適合小朋友。
肥皂水或牙膏中和酸性:蚊子唾液係酸性,用鹼性嘅肥皂水或者牙膏塗抹,可以中和酸性,快速止癢。記得塗完後用清水沖洗。
藥膏輔助:如果癢感嚴重,可以用爐甘石洗劑或者含有抗組胺成分嘅藥膏,例如氫化可的松乳膏。但要注意,如果皮膚有破損,就唔好直接塗抹。
殺蟲專家提醒:千祈唔好用力抓癢!抓破皮膚容易導致細菌感染,令情況更嚴重。如果真係忍唔住,可以輕輕拍打或者用指甲按壓代替。
預防永遠勝於治療,防蚊要從多角度入手:
環境管理是根本:蚊子幼蟲必須喺水中生長,所以每週檢查同清理積水容器(如花盆底盤、水桶)至關重要。保持家居乾爽,安裝紗窗紗門,防止蚊子入侵。
個人防護不可少:出街著淺色長袖衫褲,減少皮膚暴露。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嘅驅蚊劑,但要注意兒童同孕婦應該選擇低濃度配方。
天然方法輔助:喺屋企放置驅蚊植物如薰衣草、薄荷,或者用檸檬桉葉油等天然成分驅蚊。不過天然方法效果較溫和,最好配合其他措施。
個人觀點:我認為防蚊最緊要係持續同全面。好多香港人習慣開冷氣防蚊,但其實冷氣只能降低室溫,如果環境有積水,蚊子一樣可以繁殖。所以一定要由源頭入手。
如果蚊子咬後出現嚴重紅腫甚至發炎,就要特別小心:
清潔傷口優先:用溫水同温和肥皂清洗叮咬處,避免細菌感染。如果已經發炎,可以用生理鹽水消毒。
使用藥物控制:對於明顯紅腫,可以塗抹抗生素藥膏如紅霉素軟膏,預防感染。如果出現發燒或全身過敏反應,就要立即求醫,可能需口服抗組胺藥物。
避免二次傷害:期間唔好搔抓,亦唔好亂用偏方如唾液塗抹,以免引入更多細菌。
數據補充:根據研究,約%嘅人對蚊子唾液有較強過敏反應,導致紅腫範圍更大。呢類人群需要更早採取醫療措施。
小朋友皮膚嬌嫩,被蚊子咬後反應可能更嚴重,護理要格外溫和:
物理防護為主:首選使用蚊帳、嬰兒車紗網等物理屏障。避免直接使用化學驅蚊劑,如果必須使用,應選擇兒童專用配方。
溫和止癢方法:用冷敷或蘆薈凝膠塗抹,避免使用含樟腦或薄荷成分嘅產品,以免刺激皮膚。
監察症狀變化:如果寶寶出現發燒、持續哭鬧或紅腫擴散,可能係感染信號,應立即就醫。
殺蟲專家建議:保持寶寶皮膚清潔乾爽,出汗後及時擦乾,因為汗液會吸引蚊子。同時,避免帶寶寶去蚊蟲多嘅草叢或水邊。
蚊子唔只令人癢,更可能傳播疾病,香港常見嘅包括登革熱同日本腦炎:
登革熱風險:由白紋伊蚊傳播,症狀包括高燒、關節痛同皮疹。預防關鍵在於清除積水,破壞蚊子繁殖環境。
日本腦炎防範:庫蚊是主要媒介,鄉村地區風險較高。接種疫苗同使用驅蚊劑是有效保護措施。
個人衛生重要性:定期洗澡減少體味,避免使用過香嘅化妝品,因為花香可能吸引蚊子。
獨家見解:我發現好多香港人忽略咗社區共同防蚊嘅重要性。即使你屋企防蚊做得再好,如果大廈公共區域有積水,蚊子一樣可以傳播。所以最好同管理處合作,定期檢查同清理。
. 被蚊子咬後點解會起水泡?
水泡是身體對蚊子唾液嘅過敏反應,通常發生在敏感皮膚人群。避免抓破水泡,可用冷敷同塗抹溫和藥膏,如果水泡破裂應保持清潔。
. 天然驅蚊方法真的有效嗎?
部分天然方法如香茅油、檸檬桉葉油有短期驅蚊效果,但保護時間較短,需要頻繁補塗。適合作為輔助手段,但不建議單獨使用。
. 蚊子會傳播新冠病毒嗎?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蚊子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但蚊子可能傳播其他疾病如登革熱,所以防蚊依然重要。
. 點解有些人被蚊子咬後幾乎冇反應?
這與免疫系統有關。有些人對蚊子唾液不敏感,所以反應輕微。但隨著被咬次數增加,身體可能產生更強反應。
. 驅蚊劑可以每日使用嗎?
一般來說,按照產品說明使用是安全的。但兒童同孕婦應選擇低濃度配方,並避免直接噴灑在面部或傷口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