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试过半夜听到天花板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或者在厨房角落发现来路不明的黑色颗粒?讲真,这不只是你一家的问题,而是全香港都在面对的挑战。根据食环署数据,年在全港捕获约,只活鼠,较年增加约% 。 鼠患唔单止影响生活品质,更可能传播疾病,点样有效防治成为每个香港人都关心的话题。
要解决问题,先要了解问题的根源。香港鼠患之所以难以根治,同我哋嘅生活环境同习惯有莫大关系。
气候与环境因素:香港气候温暖潮湿,非常适合鼠类生长和繁殖。加上地少人多,楼宇密集,一些旧区存在欠缺完善管理的"三无"大厦,卫生情况较差 。 呢啲地方成为老鼠繁衍后代的安乐窝。
社区卫生管理问题:香港市民喜爱到传统街市购买鲜活食品,这也令公共卫生管理存在较大的困难 。 街市及食品市场外常可见到被弃置的泡沫箱堆积成"围墙",垃圾遍地,长期无人回收下,成为"老鼠窝" 。
老鼠适应能力强:香港的老鼠长期以来已经熟悉了传统的防治"模式",很多都可以安然避过捕鼠器和老鼠药 。 老鼠非常聪明,一旦看见同伴身陷险境,就会懂得避开,以后再用同一方法就难以成功捕捉它们 。
及早发现系防治第一步。老鼠好鬼祟,但总会留下痕迹。
老鼠出没的常见痕迹:
老鼠粪便:最易辨认,鼠粪通常为深褐色,外形细长像米粒。老鼠每晚会排便约次,因此通常会集中一堆 。
咬痕:老鼠牙齿会一直生长,需要磨牙,它们会啃咬木制或塑胶家具、电线等。如果你家的食物包装袋出现一角的破洞,很可能就是老鼠所为 。
墙脚污渍:老鼠习惯靠墙脚行动,它们身上的油脂和污垢会在墙上留下污渍 。
点样评估鼠患严重程度?食环署自年起全面使用热能探测摄录机,配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鼠只活动调查",这新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准度较高,能更准确反映鼠患情况 。 市民亦可参考食环署每半年公布一次的鼠只活动调查数据。
防治鼠患,预防远胜于治疗。以下系啲实用户防鼠技巧:
堵塞老鼠入侵途径:
检查并封堵缝隙:老鼠(尤其是黑家鼠)只要有毫米的缝隙,都可以轻松穿过 。 要仔细检查并封堵门缝、墙缝、排气孔、空调管进户孔等。
安装防鼠网:在通气口安装网眼不大于毫米的铁丝网;确保地漏盖可以紧密盖实 。
大门防护:在门脚及相应的门框位置装上至少高厘米的金属板;门脚缝隙不应多于毫米 。
断绝老鼠的食物来源:
食物密封存放:将食物存在雪柜或密封的容器内,所有干货最好用带有密封圈的玻璃罐、金属罐或硬身胶盒密封保存 。
妥善处理垃圾:垃圾应弃置于有盖的垃圾桶内,并应尽快清理,特别是厨余垃圾 。
保持清洁:每次煮食后、饭后都要清洁厨房及餐桌;每天清理垃圾桶 。
个人观点分享:我认为,与其不断花钱购买各种灭鼠工具,不如先花少少时间搞好屋企的"环境管理"。做好"防、堵、清"呢三步,成本低,效果又持久,已经成功咗一大半。
万一老鼠已经入屋,都唔使慌,有方法可以应对。
物理方法:对于一般家庭,特别是有小朋友或宠物的家庭,物理方法相对安全。
老鼠笼/老鼠夹:放置在老鼠经常爬行的墙边,并在中间放置饵食。但要注意,老鼠很聪明,当捕捉了一两次后,它们就会懂得避开 。
老鼠胶:胶板上放有黏性极强的胶水,可黏住老鼠。但老鼠不会即时死亡,处理要小心 。
化学方法:使用老鼠药需格外谨慎。
老鼠吃下药饵后,经过一段时间会中毒死亡。但由于药效发作需时,老鼠可能回巢后或在暗处才死亡,若无法即时发现鼠尸,可能散播病菌,发出臭味 。 普通家庭应尽量避免自行使用,若鼠患严重,建议联系专业人士处理。
处理捕获老鼠或鼠尸的正确方法:
处理活鼠:食物环境衞生署提供全日小时活鼠收集服务(电话: ),可协助市民处理在住所内捕获的活鼠 。
处理鼠尸:避免直接用手触碰,应戴上胶手套,并用工具(如钳子)把鼠尸放入坚韧的胶袋内,用家居消毒药水或稀释漂白水把鼠尸淋至完全湿透,然后密封胶袋,再放入另一个胶袋内密封,最后放置于有盖的垃圾筒或附近的垃圾站 。
解决鼠患不能单靠政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的措施与新技术应用:
热能探测与AI技术:食环署利用热能探测摄录机配以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热成图像,可清楚见到鼠踪和出没时间,从而更精确制订打击鼠患的策略 。
夜间防治鼠患流动队:食环署成立的夜间防治鼠患流动队成效显著,例如在年,这些流动队捕获的活鼠占食环署同期在全港捕获活鼠数目的相当比例 。
《灭鼠约章》:食环署与屋苑物业管理公司签署《灭鼠约章》,并为屋苑提供免费技术支援,提升整体防鼠成效 。
社区同市民可以做的:
保持公共环境卫生:市民应改善环境卫生,妥善处理垃圾,不非法弃置废物 。
及时报告卫生黑点:向相关部门报告社区的卫生黑点,促使问题得以解决 。
参与防鼠宣传:积极参与防鼠宣传教育,提升社区整体的防鼠意识。
防治鼠患系一场持久战,需要政府、社区同市民携手合作。随着科技进步,例如热能探测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鼠患监测同防治的精准度正在提高 。 但最根本的,仍然系要做好环境治理,从根源上减少老鼠的生存空间。
未来,希望各方能够加强协作,将防治鼠患纳入城市管理的常态化工作,通过环境治理、科技应用同社区参与三管齐下,逐步缓解香港的鼠患问题。毕竟,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先至系保障市民健康同提升生活品质的基础。
常见问题(FAQ)
问:点解住系高层单位都会有老鼠?
答:老鼠系出色的攀爬高手,尤其系黑家鼠,可以沿住大厦外墙的管道、电线、甚至系凹凸不平的表面,一路爬至高層单位。所以,无论住几楼,防鼠措施都不可松懈 。
问:如果屋企有老鼠,应该点样处理?
答:首先保持镇定,检查并封堵老鼠可能进入的缝隙,彻底清洁家居并妥善存放食物。若需捕捉,可考虑使用老鼠笼或粘鼠板等物理方法。若问题严重,可考虑联系专业的灭虫公司或向食环署求助 。
问:点样知道社区嘅鼠患系咪严重?
答:可以留意社区系咪有多处卫生黑点,例如垃圾堆积、杂物长期无人清理等。另外,可以参考食环署定期公布的鼠只活动调查报告 。
问:老鼠药系咪安全有效?
答:使用老鼠药需格外谨慎。鼠药可能被儿童或宠物误食,且老鼠食药后可能死于隐蔽位置,导致尸体腐烂发臭。普通家庭应尽量避免自行使用,若必须使用,应选择三证齐全的产品,并严格按说明使用,或直接聘请专业人士处理 。
问:点样防止老鼠从邻居家窜入?
答:做好自家单位的防鼠措施(如封堵缝隙、安装防鼠网)是关键。同时,若整个大厦或屋苑出现鼠患,应主动向大厦管理处或业主立案法团反映,要求在大厦公共地方采取统一的防鼠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