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花園突然出現胡蜂飛舞,總讓人膽戰心驚。許多香港居民發現,常用的螞蟻藥對胡蜂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卻是一門學問。究竟如何利用螞蟻藥來對付胡蜂,又能確保家人安全呢?本文將深入探討各種實用方法與注意事項。
胡蜂與蜜蜂不同,體型較大且性情兇猛,對人居安全構成威脅。瞭解其習性是有效防治的第一步。胡蜂在春季開始建巢活動,每隻越冬蜂會獨立建巢,此時巢體較小,是防治的黃金時期。到了深秋,當氣溫低於度時,胡蜂會離巢聚集在石洞、草堆等溫暖場所避寒,常數百隻聚集成團。
螞蟻藥為何能對胡蜂產生效果? 許多螞蟻藥和胡蜂藥的有效成分相似,多是神經毒劑類農藥。胡蜂與螞蟻同屬昆蟲,這些藥物能破壞其神經系統,導致死亡。然而,直接使用螞蟻藥滅胡蜂效果有限,需要採用更針對性的方法。
胡蜂的社會結構使得防治可以事半功倍。工蜂外出覓食後會返回巢穴餵養幼蜂和蜂后,利用這一特性,我們可以讓胡蜂將藥物帶回巢內,實現「一鍋端」的效果。
毀巢靈是專業防治胡蜂的藥物,其使用需要講究技巧。捕到胡蜂後,將其放入-毫升的瓶內,瓶內預先放置毀巢靈粉劑。胡蜂在瓶內掙扎時振翅產生的氣流,會自動將藥粉均勻敷到蜂體各部分。
關鍵在於:打開瓶蓋放蜂回巢,這些胡蜂返回巢穴後,會污染整個蜂巢,達到毀巢目的。操作時需注意,不要將藥粉沾到胡蜂頭部,以免其過早死亡無法回巢。
除粉劑外,液體藥劑也能提高防治效果。將毒性較強的農藥糖液體塗在胡蜂的胸部和腹部,然後放飛。這些胡蜂回巢後,同伴會來舔食其身上的有毒糖液,導致全巢中毒。
實用小技巧:用藥後可在胡蜂身上抹少量蜜水,胡蜂偏好甜食,這能使藥物更牢固地粘在蜂體上。實驗證明,對於一窩普通胡蜂,放回-隻攜帶藥物的胡蜂,就能有效毀滅整個巢穴。
對於能找到蜂巢的情況,可直接進行巢穴熏殺。具體方法是:將小棉球或布條吸入-毫升的敵敵畏等農藥,然後綁在竹竿一端,將帶藥棉球插入胡蜂巢內,可毒死整巢胡蜂。
另一種方法是:在胡蜂常去取水的地方,人工挖掘水坑或放置盛水器皿,加入農藥,胡蜂吸水時即會中毒死亡。但需特别注意人畜飲水安全。
胡蜂防治工作風險極高,必須做好萬全的防護準備。滅殺人員作業時必須穿戴專業防護裝備,包括防蜂服、安全帽、厚手套等,扎緊領口、袖口和褲口,防止蜂蜇。
基本防護裝備清單:
專業防蜂服或加厚長衣褲
頭盔護頭頸
加厚雨衣護身
下水褲護腿
加厚手套護手
雨鞋
滅殺作業前要疏散周圍群眾,設立半徑大於米的警戒區,在作業結束前,嚴禁非滅殺人員進入。尤其重要的是,滅殺人員應經過嚴格培訓,全面了解胡蜂習性,熟練掌握滅殺方法。
除了化學藥物防治,民間還有許多創新且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鑑。
特殊雞飼養法:源自土耳其的經驗,養蜂人利用一種名為denzili的小雞,通過其啄食行為來控制胡蜂數量。這些雞會主動捕食胡蜂,形成生物防治。
糖水瓶誘捕法:將礦泉水瓶的頂部四分之一處切除並倒置,形成漏斗狀。瓶內倒入少量蜂蜜或糖水,胡蜂被甜味吸引進入後很難飛出。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廉。
豬肉誘殺法:將一塊豬肉置於蜂箱附近,並用特製網圍繞(該網只允許胡蜂進入,無法逃出)。利用胡蜂對肉類的喜好來誘捕。
時機選擇對胡蜂防治至關重要。晚上六點到九點是消滅胡蜂的最佳時間,因為胡蜂視力好,白天活動積極,夜晚歸巢不動。傍晚和清晨光線較暗、氣溫偏低,胡蜂行動相對遲緩,滅殺最為適宜。
若不特殊情況,摘除胡蜂窩應在夜間、清晨或下雨天進行。切忌在炎熱晴朗的白天摘除胡蜂窩。因為白天胡蜂活動力強,容易引發攻擊。
防治策略上,應根據胡蜂活動規律制定長期計劃。觀察發現,在蜂場周圍的胡蜂被消滅後,大約需要安靜天的時間才會開始有新的胡蜂築巢活動。掌握這一規律,有助於更好地保護安全。
防治胡蜂不是一勞永逸的工作,需要定期檢查和持續防治。對於體型較大、蜂巢較多的胡蜂,如金環胡蜂等,可能需要重複使用藥物並持續觀察。
無論採用何種方法,安全永遠是第一考量。藥物使用後需妥善保管,避免兒童接觸,同時注意環境保護。只有科學防治,才能在不危害環境和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胡蜂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