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蟻樹木危害症狀,防治步驟權威解析

 蟲類資訊     |      2025-11-15 19:40:44    |      小编

您的樹木是否正被白蟻無聲無息地蛀空?許多香港園主直到樹木倒塌才驚覺問題嚴重!

白蟻對樹木的危害具有高度隱蔽性,當表面出現泥線或蟻路時,內部結構可能已被蛀蝕超過70%。特別是香港潮濕悶熱的氣候,為白蟻提供了絕佳的繁殖環境。本文將深入解析白蟻危害的關鍵徵兆,並提供從預防到根除的實戰策略,幫助您守住綠色資產。

白蟻危害樹木的五大致命症狀

及早識別是拯救樹木的第一步。白蟻活動通常留下以下痕跡:

  • 泥被與蟻路:樹幹表面出現條狀或片狀泥質通道,白蟻透過此結構保持濕度並避免曝光。

  • 蛀空聲響:敲擊樹幹時聽到空洞回音,表示木質部已被蛀空。

  • 分飛孔出現:每年4-6月,樹皮縫隙處湧出帶翅繁殖蟻,代表巢穴已成熟。

  • 樹勢衰敗:葉片異常黃化、萎縮,或新生枝條稀疏,顯示養分輸送受阻。

  • 鄰近木結構受害:若周邊圍欄、木棧道同時出現蟻害,表明樹木可能已是蟻巢核心。

為何古樹特別脆弱?​ 樹齡越高的樹木木質部纖維化程度越高,更易被白蟻蛀食,且大型樹洞常成為白蟻築巢的溫床。


台灣乳白蟻 vs. 黑翅土白蟻:危害模式大不同

不同蟻種需採取差異化防治策略。以下是香港最常見的兩種白蟻對比:

特徵

台灣乳白蟻(家白蟻)

黑翅土白蟻

棲息偏好

樹幹內部或根部築巢

土壤中築巢,沿樹皮表面活動

危害模式

直接蛀食木質部,內部形成大型空洞

先侵蝕樹皮,逐步向木質部深入

識別難度

表面徵兆少,發現時多已嚴重

泥被明顯,易早期察覺

擴散速度

可透過地下蟻道蔓延至建築物

主要侷限於綠地範圍

個人觀點:香港常見的樟樹、桂花樹是白蟻最愛入侵的樹種,因其樹皮含豐富纖維素。建議這些樹種每年旱季應加強檢查。


四階段預防措施:從環境管理根本杜絕

預防勝於治療,尤其對於珍貴古樹

  1. 環境控制

    • 保持樹基周邊乾燥,避免堆積落葉腐木,定期清理蕨類植被。

    • 樹幹塗白:用石灰水混合防蟻藥劑(如毒死蜱稀釋液)塗刷樹基1.5公尺以下區域。

  2. 物理屏障設置

    • 在樹周挖掘深度30公分的溝槽,填入含藥性的石英砂(如0.3%聯苯菊酯顆粒劑)。

    • 移植新樹時,用藥泥漿(30%泥土+70%水+防蟻藥)浸泡根系後再種植。

  3. 定期監測

    • 每季用螺絲刀輕敲樹幹聽音,並用內視鏡檢查樹洞。

    • 在白蟻活動高風險期(春夏季),於樹周設置松木誘集箱,每月開箱檢查。

關鍵提示:修剪樹枝時務必對傷口塗抹防蟻藥劑,因白蟻易從傷口入侵。


發現白蟻後的三級治理流程

根據危害程度採取階梯式處理

  • 輕度危害(泥被覆蓋率<30%)

    • 直接對蟻路噴灑傳毒性藥粉(如0.1%氟鈴脲),利用白蟻交哺行為讓藥劑回巢傳播。

    • 重點:噴藥時需沿蟻路逆向尋找活動密集點,避免驚擾蟻群。

  • 中度危害(出現分飛孔或木屑)

    • 採用誘殺系統:在樹周埋設含昆蟲生長調節劑的餌站(如氟蟲胺毒餌),每2週補充餌料。

    • 進階技巧:將餌站與樹幹蟻路連接,確保工蟻持續取食。

  • 重度危害(樹幹中空或傾斜)

    • 樹體灌藥:透過鑽孔將藥液(如0.2%氯菊酯乳液)加壓注入樹幹中空處。

    • 巢穴燻蒸:針對土棲白蟻,在蟻道開口投入磷化鋁片劑後密封。

常見錯誤:民眾常直接對白蟻噴灑殺蟲劑,此舉會導致蟻群擴散。正確做法是保持現場完整,聯繫專業防治單位。


何時需尋求專業防治?三大指標判斷

自行處理無效時應立即求助

  1. 跨區域蔓延:白蟻同時出現在樹木、建築結構和土壤中,表示存在多個副巢。

  2. 樹木結構風險:古樹或重要景觀樹已出現傾斜,需專業設備加固與滅蟻同步進行。

  3. 特殊蟻種入侵:如台灣乳白蟻巢穴深藏樹心,需用熱像儀定位後執行靶向滅治。

殺蟲專家獨家數據:根據香港案例統計,正確使用誘殺系統的蟻巢根除率可達92%,但誤操作可能使成功率降至35%以下。


五個關鍵問答破解常見迷思

1. 白蟻會導致樹木死亡嗎?

會!白蟻蛀食木質部會阻斷養分傳輸,尤其對根系危害可直接導致樹木枯萎。

2. 樹木噴藥後多久可確認效果?

傳毒性藥劑需1-3個月才能徹底根除蟻巢,期間應每週檢查餌站取食情況。

3. 樟樹是否真的容易招白蟻?

是。樟樹木質含高纖維素,且樹皮氣味對白蟻有吸引力,行話「十樟九空」反映其高風險。

4. 香港哪些區域白蟻危害最嚴重?

近山區的潮濕環境(如新界村落、郊野公園周邊)因枯木多,危害率常超過80%。

5. 寵物會因防蟻藥劑中毒嗎?

合法藥劑(如氟鈴脲)對哺乳動物毒性低,但投放後仍應防止寵物啃咬餌站。

根據近年調查,香港園林樹木白蟻危害率已達30-40%,部分老舊社區甚至超過80%。這顯示防治工作需結合社區協作,才能有效阻斷交叉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