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蜈蚣防治究竟該從何入手?

 蟲類資訊     |      2025-11-21 16:19:37    |      小编

說真的,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晚上起來上廁所,或者去廚房倒水,突然看到一個多足的黑影「嗖」一下溜走,瞬間頭皮發麻?這種情況在香港這種潮濕悶熱的氣候環境下尤其常見。蜈蚣這東西不僅長得嚇人,被牠咬一口更是疼痛難忍,家裡有老人小孩的更是擔心。別急,今天我就以殺蟲專家的角度,跟大家聊聊蜈蚣防治的那些事兒,讓你徹底擺脫這個困擾。

認識一下你的「對手」:蜈蚣的習性

想要有效防治,首先得了解你的對手是什麼來頭。說實話,蜈蚣並不是無緣無故就跑來你家的,牠們也是有「追求」的。

蜈蚣最愛三樣東西:潮濕、黑暗和食物。牠們是夜行性動物,白天躲起來,晚上才出來活動捕食。如果你家裡比較潮濕,又有蟑螂、螞蟻等小蟲子,那對蜈蚣來說簡直就是「豪華自助餐廳」。

蜈蚣的活躍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月到10月,尤其是氣溫高、濕氣重的時候。香港的春夏之交,比如梅雨季節,正是蜈蚣最活躍的時候。牠們喜歡藏在磚石縫隙、牆角、堆積的雜物處。

蜈蚣入侵的途徑:牠們是怎麼進來的?

一般來說,蜈蚣進入家中的途徑主要有這麼幾條:

  • 門窗縫隙:窗戶、門縫沒有關緊或密封好,蜈蚣可以直接爬入。

  • 牆體裂縫:牆根、踢腳線出現的裂縫,是蜈蚣完美的通道。

  • 管道孔洞:水管、煤氣管、線纜穿牆的孔洞如果沒有封堵,蜈蚣也能鑽進來。

  • 「搭便車」:有時候我們從外面買回來的盆栽、快遞紙箱裡,可能就藏著蜈蚣,不知不覺就把牠們帶回家了。

瞭解了這些通道,我們防治起來就有了明確的方向。


防治蜈蚣,環境治理是根本

說一千道一萬,防治蜈蚣最核心、最管用的方法,就是改變家裡的環境,讓牠們待不下去。這招叫做「釜底抽薪」。

保持乾燥是重中之重

蜈蚣離不開潮濕的環境。所以,想辦法降低室內濕度是關鍵。

  • 多通風:天氣好的時候,一定要經常開窗通風,讓室內空氣流通。

  • 使用除濕機或空調:在潮濕的梅雨季節,除濕機簡直是防蜈蚣神器。爭取將室內濕度控制在50%以下,蜈蚣就會覺得「住」不下去了。

  • 巧用乾燥劑:在廚房水槽下方、衛生間角落、衣櫃背後等陰暗角落,可以放置一些生石灰、活性炭或者市售的除濕劑,有效吸收濕氣。

徹底清理,斷其糧草,毀其巢穴

蜈蚣喜歡藏在雜物堆裡,並且以其他小蟲(如蟑螂、螞蟻)為食。

  • 清理雜物:趕緊把家裡角落、床底、地下室堆放的舊報紙、紙箱等雜物清理乾淨。沒有了藏身之處,蜈蚣自然無所遁形。

  • 斷其糧草:積極防治家裡的蟑螂、螞蟻等害蟲。沒了食物來源,蜈蚣在你家也待不住。

  • 戶外環境也重要:如果住村屋或者低層,記得清理房屋週圍的落葉、雜草、碎石堆,這些都是蜈蚣喜歡的室外孳生地。


物理與化學防治:直接見效的手段

環境治理是長久之計,但如果家裡已經發現了蜈蚣,就需要一些更直接的手段了。

物理防治:安全又實用

  • 設置屏障:在門口、窗口以及蜈蚣可能爬入的地方撒上一些石灰粉,既能吸濕,也能阻擋蜈蚣。也可以放一些蜈蚣討厭的東西,比如樟腦丸或者薄荷油棉球。

  • 粘蟲板:在牆角、櫃子底下等蜈蚣可能經過的路徑放置粘蟲板(蟑螂屋也行),可以有效粘捕到牠們。

  • 手工清除:如果看到單隻蜈蚣,可以用鑷子或掃帚將其趕走或拍死,但切記不要徒手去抓,以免被咬傷。

化學防治:注意安全使用

當蜈蚣問題比較嚴重時,可以考慮使用化學藥劑。

  • 設置化學屏障:可以在建築物週圍的牆角、地縫等處,使用如菊酯類等殺蟲劑進行處理,形成一道藥物屏障,防止蜈蚣侵入。使用時請務必按照產品說明書操作。

  • 重點區域噴灑:對已經發現蜈蚣的縫隙、孔洞,可以用稀釋後的藥液進行灌注,將牠們滅殺在藏身之處。

  • 使用殺蟲粉劑:比如將像潔兵撒即必這樣的殺蟲粉劑均勻撒在蜈蚣常出沒的邊角位置,蜈蚣爬過粘到藥後會逐漸死亡。

使用化學藥劑的注意事項

說實在的,使用化學藥劑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家裡有小孩、孕婦或者寵物的,要選擇低毒性的產品,噴藥後要充分通風,避免藥劑接觸食物和餐具。


萬一被蜈蚣咬傷,該怎麼辦?

儘管我們努力預防,但意外還是有可能發生。如果不慎被蜈蚣咬傷,記住以下幾步:

  1. 保持冷靜,迅速離開:先遠離蜈蚣出沒的區域,避免再次被咬。

  2. 立即沖洗傷口用流動的清水和鹼性肥皂水(或者5%-10%的小蘇打水)沖洗傷口15-20分鐘。因為蜈蚣的毒液是酸性的,鹼性肥皂水可以中和毒素,緩解疼痛。

  3. 局部冰敷:沖洗後,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對傷口腫脹處進行冷敷,有助於減輕腫脹和疼痛。注意不要將冰塊直接接觸皮膚。

  4. 及時就醫:這是關鍵一步!如果傷口腫脹嚴重、疼痛異常,或者出現胸悶、呼吸困難、頭暈、心悸等全身過敏症狀,必須立即就醫,千萬不要耽誤。

切記避開這些誤區

  • 不要用嘴去吸傷口,這樣毒液可能通過口腔黏膜吸收,對施救者造成危險。

  • 不要用手用力擠壓傷口,以免加速毒液擴散。

  • 不要聽信偏方,用草藥、尿液等未經證實的方法處理傷口,這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關於防治蜈蚣的常見問題

  1. 問:蜈蚣會主動攻擊人嗎?

    答:一般不會。蜈蚣咬人多數是因為受到驚嚇或威脅時的自衛行為。晚上光腳在地上走,或者整理雜物時不小心碰到牠,容易被咬。

  2. 問:家裡有寵物,怎麼防治蜈蚣更安全?

    答:優先選擇物理防治方法,如保持乾燥、清理環境、使用粘蟲板。如果必須用藥,應選擇寵物安全的藥劑,並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將寵物隔離直至藥劑完全乾燥消散。

  3. 問:住在高層住宅,為什麼還會有蜈蚣?

    答:蜈蚣可以通過管道井、電梯等垂直通道,或者隨著外牆爬行進入高層。也可能通過購買的盆栽植物、快遞包裝箱等被攜帶進屋。

  4. 問:民間說法「蜈蚣怕雞」,養雞真的有用嗎?

    答:雞確實是蜈蚣的天敵。但對於城市樓宇住宅的住戶來說,這種方法顯然不現實。我們可以藉鑑這個思路,重點還是放在環境治理上。

  5. 問:被蜈蚣咬傷後,會有多嚴重的後果?

    答:大多數情況下,被常見的中小型蜈蚣咬傷,主要表現為局部紅腫、疼痛,通常數天內會好轉。但如果被大型蜈蚣咬傷或個人體質敏感,可能出現較嚴重的全身症狀,如頭暈、過敏性休克等,不能掉以輕心,應及時就醫。

說到底,與蜈蚣的鬥爭,其實就是一場「濕度保衛戰」和「整潔保衛戰」。只要我們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從源頭上創造一個蜈蚣不喜歡的環境,再配合必要的物理和化學手段,就一定能讓家居環境變得更安心。作為殺蟲專家,我認為持之以恆是關鍵,別等看到蜈蚣了才想起來打掃,那時候可能就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