蟎蟲丘疹是怎麼回事?夏季蟲咬皮炎全攻略!

 蟲類資訊     |      2025-11-28 15:50:49    |      小编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一覺醒來,身上突然出現一堆紅色疙瘩,癢得讓人睡不着覺,而且這些「包包」還陸續在身體不同地方冒出來?更讓人困惑的是,明明沒感覺到被什麼蟲咬啊!如果你去皮膚科就診,醫生很可能會告訴你這是「丘疹性蕁麻疹」,也叫做蟲咬皮炎,而元兇之一可能就是我們今天要重點聊的——蟎蟲。

蟎蟲丘疹 = 丘疹性蕁麻疹?

簡單來說,丘疹性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主要與節肢動物(如螨、蚊、跳蚤)的叮咬有關。當這些小蟲子叮咬人時,會將自己的唾液或體液注入皮膚,激發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組胺等炎症介質釋放,從而引起皮膚的過敏反應。所以,你身上的疹子不全都是被蟲子「咬」出來的,很多是過敏反應「擴散」開的結果。

蟎蟲引起的痘痘有什麼特徵?

蟎蟲叮咬引起的皮膚反應,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 普通皮疹樣表現:常是玫瑰色的丘疹或斑丘疹,頂部可能有針頭大小的水皰,之後甚至可能變成膿皰。

  • 丘疹性蕁麻疹樣表現:皮損可能是丘疹、水皰及風團,呈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形,由粟粒到豆粒大小不等,數量往往很多。

  • 好發部位:多散佈於四肢,尤其前臂和小腿,也常見於胸部、背部和臀部。

    典型的皮損是局部紅腫,常呈 紡錘形(像個小紡錘),鮮紅色,中央可能出現小水皰,敏感的人甚至會起大皰,奇癢無比,有時還有刺痛或灼熱感。這些皮疹往往成批出現,一簇一簇的。


為什麼我沒感覺被咬,卻還長疹子?

這是很多患者的共同疑問。其實,蟲咬皮炎是一種過敏性疾病。蚊蟲可能只叮咬了你一下,但其注入皮膚的唾液蛋白作為一種過敏原,需要一段時間(致敏期)才會激發身體的過敏反應。這個過程可能有幾天甚至1-2周的延遲。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像張女士一樣,找不到明顯的「兇手」。

哪些人特別容易中招?

  • 嬰幼兒和兒童:他們的皮膚更嬌嫩,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完全,患病的幾率更高。

  • 過敏體質的人: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只要是過敏體質,都更容易因蚊蟲叮咬導致過敏而患病。

  • 身體免疫功能紊亂的成年人​ 。

順帶一提,有些人總覺得蚊子特別「寵幸」自己,這可能不是錯覺。如果你經常穿深色衣服、體溫較高、愛出汗,或者體表容易散發某些吸引蚊蟲的氣味,那麼你就更容易成為蚊蟲的目標。


蟎蟲都藏在哪裏?

蟎蟲非常微小,肉眼難以察覺,但它們可能就潛伏在我們身邊:

  • 涼蓆:這是夏季的大本營!存放半年的涼蓆直接使用,很容易中招。

  • 床單、被褥、枕頭:這些貼身物品是蟎蟲最愛的溫床。

  • 地毯和毛絨傢具:特別是清理不及時的地方。

  • 寵物身上:如果沒有定期給寵物驅蟲,它們可能會帶來螨蟲、跳蚤等。

  • 潮濕、雜草叢生的環境:戶外活動時,特別是樹林、草叢、水邊,也是昆蟲活躍的地帶。


被咬後怎麼辦?應急處理指南

萬一不幸中招,奇癢難忍,記住以下幾步:

  1. 立即沖洗:用鹼性肥皂水沖洗叮咬處,可以中和某些昆蟲的酸性毒液。

  2. 冷敷止癢:用紗布或毛巾包裹冰塊,或者用4℃左右的濕毛巾進行冷敷,可以有效收縮血管,減輕紅腫和瘙癢。

  3. 管住手,別抓!搔抓是萬惡之源。越抓越癢,而且容易抓破皮膚,導致細菌感染,讓情況更複雜,甚至留下色素沉着。如果實在癢,可以輕輕拍打代替抓撓。

  4. 正確用藥

    • 輕度瘙癢: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它有收斂、止癢的作用。

    • 瘙癢明顯或紅腫:可短期外用弱效的糖皮質激素藥膏,如氫化可的松乳膏,以抗炎止癢。

    • 口服藥:如果皮疹較多或瘙癢劇烈,可以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 抓破感染:如果已經抓破並有感染跡象(如流膿),可使用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藥膏。

千萬別陷入這些誤區!

  • 誤區一:拍打停留在皮膚上的蟲子。比如隱翅蟲,它的體液有強酸性,拍打會導致毒液大面積接觸皮膚,引起更嚴重的皮炎。正確做法是吹氣趕走或輕輕抖落。

  • 誤區二:認為疹子滲水是排毒,自行挑破水皰。這很容易引發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導致發熱或淋巴管炎。應保持水皰完整。

  • 誤區三:用酒精來止癢殺蟲。酒精會刺激皮膚,可能引發刺激性皮炎,加重炎症。


如何預防?環境治理是關鍵!

對付蟎蟲丘疹,預防遠勝於治療。核心在於搞好環境衛生,減少與蚊蟲的接觸。

  • 勤洗曬:床單、被套、枕巾、涼蓆等應經常清洗,並用60℃以上熱水燙洗或在陽光下暴曬。涼蓆使用前最好用熱水燙洗並陰乾。

  • 保持室內通風乾燥:經常開窗通風,潮濕環境容易滋生蟎蟲。

  • 減少雜物堆積:及時清除室內外的雜草、雜物,減少蟲子藏身之地。

  • 寵物管理:定期給寵物洗澡、驅蟲,避免它們將跳蚤、蟎蟲帶回家。

  • 戶外防護:去郊外或草叢多的地方,儘量穿淺色、緻密的長袖衣褲,噴灑有效的防蚊蟲噴霧。

  • 注意時間:避免在蚊蟲活動高峰的黃昏時分在草地、樹林長時間停留。

個人認為,預防蟲咬皮炎真的需要養成習慣,比如換季拿出來的衣物一定要洗曬再穿,這點很重要卻很容易被忽略。


什麼時候必須看醫生?

雖然大部分丘疹性蕁麻疹的症狀會在一週左右自行消退,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別猶豫,請立即就醫:

  • 出現頭暈、胸悶、憋氣等全身症狀,這可能是嚴重過敏反應的跡象。

  • 皮疹範圍廣泛,瘙癢劇烈,影響日常生活和睡眠,自行用藥無法緩解。

  • 皮損出現明顯感染,如流膿、紅腫熱痛加劇。

  • 持續發燒。

常見問題(FAQ)

  1. 問:蟎蟲丘疹會傳染給家人嗎?

    答:一般不會。這是一種過敏反應,而不是傳染病。但如果家庭環境中存在共同的蟎蟲或蟲子來源,家人可能都會被叮咬而相繼發病。

  2. 問:為什麼晚上的時候感覺特別癢?

    答:這可能與人體在夜間激素水平變化、對瘙癢的感知更敏感有關,也可能與蟎蟲等夜間活動較頻繁有關。

  3. 問:留下的色素沉着會消退嗎?

    答:大多數情況下,隨著時間推移,皮疹消退後的色素沉着是能夠逐漸消退的。但要避免搔抓和日光暴曬,以免加重或延長色素沉着的時間。

  4. 問:小朋友得了丘疹性蕁麻疹,用藥有什麼特別注意的嗎?

    答:兒童皮膚較薄,吸收能力強,用藥需更謹慎。特別是激素類藥膏,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弱效的,並短期使用。爐甘石洗劑相對溫和。

  5. 問:除了蟎蟲,還有哪些常見的蟲子會引起丘疹性蕁麻疹?

    答:非常多,常見的包括蚊子、跳蚤、臭蟲、蠓(小黑蟲)等。不同蟲子叮咬的形態可能略有差異,但都歸於此類皮炎。

總的來說,面對蟎蟲丘疹,我們既不能過度緊張,也不要掉以輕心。關鍵在於科學認識,正確處理,並從源頭上做好預防。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安心度過這個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