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工廠如何用「絕育術」成為滅蚊新武器?

 蟲類資訊     |      2025-11-04 15:28:15    |      小编

說起蚊子,大家肯定都有一肚子苦水。晚上睡覺耳邊嗡嗡作響,早上起來滿腿紅包,更別提登革熱、基孔肯雅熱這些透過蚊子傳播的疾病有多嚇人了。傳統的蚊香、殺蟲劑效果有限,還可能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有影響。那你聽說過「蚊子工廠」嗎?這可不是生產蚊子的地方,而是專門生產「滅蚊特工」的高科技基地!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種滅蚊新招,看看科學家是怎麼「以蚊治蚊」的。

蚊子工廠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蚊子工廠就像是蚊子的「絕育中心」。這裡不生產咬人的蚊子,而是培育一批特殊的「絕育雄蚊」,把它們放到野外去和野生雌蚊交配。由於這些雄蚊已經被處理過,雌蚊和它們交配後產下的卵是無法孵化的。這樣一來,蚊子家族就會「斷子絕孫」,數量越來越少。

中山大學的這個「蚊子工廠」在2020年12月於東莞建成投產,它的目標是成為「亞洲地區絕育蚊大生產基地」,每週能生產多達4000-5000萬隻絕育雄蚊。這規模,聽起來就很有底氣對吧?

兩大滅蚊絕技:細菌感染與核技術絕育

蚊子工廠主要依靠兩大核心技術來實現滅蚊目標,這兩種技術都挺神奇的。

  • 沃爾巴克氏體技術:沃爾巴克氏體是一種天然存在於許多昆蟲體內的細菌。科學家通過一種叫做「昆蟲胚胎顯微注射」的技术,把這種細菌導入到蚊子體內。當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與野外沒有攜帶這種細菌的雌蚊交配時,由於所謂的「胞質不相容」現象,它們產下的卵就無法正常發育。這就好比給蚊子做了「避孕」手術。更厲害的是,這種細菌不會感染人類或其他哺乳動物,對我們是安全的。

  • 核輻射絕育技術:這技術聽起來有點「硬核」,但原理很巧妙。在蚊子工廠裡,工作人員會利用雌雄蚊蛹大小的細微差異(通常雄蛹會小一些),通過自動化分離儀器將它們分開,準確率非常高,能達到99.7%。分離出來的雄蚊蛹會經過低劑量的X射線輻照,這個過程大概持續6分鐘,能有效地讓雄蚊絕育,絕育率甚至可以高達99.9%。被輻照過的雄蚊本身生育能力被破壞了,但它們依然會去尋找雌蚊交配,從而「浪費」掉雌蚊那寶貴的唯一一次交配機會(雌蚊一生通常只交配一次),讓它終身無法產下可孵化的後代。

滅蚊效果到底怎麼樣?實戰數據說話

說了這麼多,這種方法在現實中真的管用嗎?效果可是相當不錯!

在廣州市的一些試點區域,比如南沙的兩個小島上,持續釋放這種絕育雄蚊後,當地的野生蚊子數量減少了九成以上。居民們明顯感覺到,蚊蟲叮咬的情況大大減輕了。在廣州的老城區進行的小範圍試驗也表明,在釋放絕育雄蚊的區域,雌蚊的叮咬指數下降了70%到80%。這意味著被蚊子叮咬的風險大大降低。更令人振奮的是,在白云區江高鎮峽石村,通過這項技術進行防控,連續7年都沒有出現登革熱病例。這些實打實的成效,說明了「以蚊治蚊」這條路是走得通的。

為什麼說這是未來滅蚊的好方向?

和我們常用的噴灑化學殺蟲劑等方法相比,蚊子工廠的這種生物防製法有幾個明顯的優點:

  • 環保無污染:它不會像化學殺蟲劑那樣在環境中殘留,也不會污染土壤和水源。

  • 不會產生抗藥性:蚊子對化學殺蟲劑會產生抗藥性,導致藥效下降,但對這種「絕育」攻擊,目前看很難產生抗性。

  • 精準打擊:這種方法主要針對目標蚊種(比如傳播疾病的白紋伊蚊、埃及伊蚊),不會傷害蜜蜂、蝴蝶等有益的昆蟲。

  • 效果持久:一旦通過持續釋放讓某個區域的蚊子種群數量降到很低水平,其防治效果可以維持較長時間。

當然了,任何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都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比如,如何進一步降低大規模生產和釋放的成本,使得這項技術能夠更廣泛地推廣應用。同時,讓公眾理解和接受「釋放蚊子」是為了滅蚊這一概念,也需要持續的科普宣傳。但總的來說,蚊子工廠代表的這種生物防治技術,為我們提供了一條更環保、更可持續的蚊媒疾病防控新路徑,特別是在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威脅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它的價值和潛力是非常大的。

殺蟲專家觀點

作為專業的殺蟲專家,我們認為這種「以蚊治蚊」的生物防治技術,代表了未來有害生物防治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它並不是要完全取代傳統的清理積水、物理防護(如紗窗紗門)等方法,而是與這些方法相互補充,形成一套更立體、更綜合的防控體系。對於我們香港這樣人口密集、氣候濕熱的都市環境來說,這種針對性強、環境友好的高科技手段尤其具有應用前景。


常見問題

問:釋放這麼多絕育雄蚊,會不會反而讓蚊子變多?

答:不會的。工廠釋放的是經過嚴格雌雄分離後的雄蚊(準確率超高,達99.7%以上),而雄蚊是不吸血的,它們只吸食植物汁液。所以,釋放再多的雄蚊也不會增加叮咬人的風險。它們的唯一任務就是去和野外那些會吸血的雌蚊交配,讓雌蚊「絕後」。

問:如果不小心被工廠釋放出的蚊子叮咬了,會對人有危害嗎?

答:不用擔心。即使極少數雌蚊被意外釋放並叮咬了人,無論是它攜帶的沃爾巴克氏體,還是它本身因輻射絕育的狀態,對人體都是安全的,不會造成額外的健康風險。這點已經過科學驗證。

問:這種方法能徹底消滅所有蚊子嗎?

答:目前的目標並非徹底滅絕所有蚊子物種,這在技術和生態上都難實現且未必可取。主要是通過持續壓制那些傳播疾病的關鍵蚊種(如白紋伊蚊、埃及伊蚊)的種群數量,將其密度降低到不足以引發疾病大規模傳播的水平。

問:絕育雄蚊在野外能競爭得過野生雄蚊嗎?

答:這是技術關鍵之一。工廠在培育這些「絕育雄蚊戰士」時,會採用營養豐富的飼料(比如羊血和糖水)餵養,確保它們身強體壯,在求偶競爭中不輸於野生雄蚊,甚至更有吸引力。這樣才能保證它們能成功完成任務。

問:這種滅蚊方法成本是不是很高?

答:初期研發和生產確實需要投入。但隨著技術成熟和規模化生產,成本正在降低。例如,廣州有團隊已將年均成本控制在每平方米約2-3元人民幣。考慮到它能有效減少蚊媒疾病帶來的巨大社會經濟負擔,其長期效益是非常顯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