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滅蚊子方法|清除積水,防蚊措施與居家防護全攻略

 蟲類資訊     |      2025-11-06 16:52:59    |      小编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這種疾病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尤為常見,夏季和秋季是感染高峯期。據衛生部門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省入境航班中,來自非洲、東南亞等登革熱高發地區的航班比例較高,輸入性病例風險持續存在。面對這一威脅,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切斷傳播途徑,即防蚊滅蚊。

究竟哪些蚊子傳播登革熱?答案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這些蚊子的特點是白天活動,尤其喜歡在清晨和黃昏時分出沒。它們偏好在小型積水中繁殖,因此清除積水是防控的關鍵。

滅蚊防登革熱:清除孳生源頭是根本

俗話說“無積水就無蚊蟲,無蚊蟲就無登革熱”。蚊子從卵到成蟲的整個發育過程都離不開水,其中卵、幼虫(孑孓)、蛹三個階段均在水中完成。因此,清除各類積水容器,讓蚊子無處繁殖,是防蚊最根本、最有效且最環保的方法。

居家積水熱點排查與處理方法:

  • 翻盆倒罐:徹底檢查並清理戶內外各種可能積水的容器,如廢棄的輪胎、空罐頭、塑料瓶、鍋蓋等。對於暫時閒置的容器,應倒置存放。

  • 水生植物管理:家中的富貴竹、萬年青等水生植物應每隔3-5天換水一次,換水時需清洗植物根部及容器內壁。登革熱流行期間,可考慮改用泥、沙種養。

  • 花盆托盤積水:隨時倒掉花盆底盤的積水,保持托盤乾燥。

  • 功能性積水容器處理:儲水水缸、水池應加蓋,每3-5天清洗換水一次。必要時可用熱開水沖洗內壁,以徹底殺滅蟲卵。

  • 環境整治:填塞竹節、樹洞,疏通排水溝渠,清理天台積水,確保排水暢通。及時清除房屋周圍的堆積雜物和陳舊垃圾。

  • 特殊區域:檢查空調托盤、飲水機托盤、冰箱底部水盤等,及時擦乾積水。

對於難以清除的大型積水體(如池塘、建築工地積水),可採取生物防治或化學方法。生物防治方面,可以在水中放養柳條魚、金魚、孔雀魚等,它們能有效吞食蚊子的幼虫。化學方法上,可向水中投灑由相關部門推薦的滅蚊幼劑(如緩釋型殺蟲劑)。

有效殺滅成蚊:選擇時機與方法

在清除孳生源的同時,針對已經存在的成蚊,需要採取直接有效的滅殺措施。了解成蚊的活動規律有助於事半功倍。白紋伊蚊在上午8时至10时下午4时至6时(或稱上午7-9點和下午4時到黃昏)活動最為活躍。選擇這些時段進行滅蚊,效果最佳。

常見滅蚊方法對比分析

方法類型

具體措施

優點與注意事項

化學噴殺

使用合格的低毒殺蟲劑(如擬除蟲菊酯類)對室內陰暗角落、窗簾、牆裙及室外伊蚊棲息地(如竹林、灌木叢)進行噴灑。

噴灑前關閉門窗,噴後密閉空間約1小時,再打開通風。注意防止食品污染及人畜中毒。

物理撲殺

使用電蚊拍直接擊殺零星成蚊。

安全即時,無化學殘留,適合有嬰幼兒、孕婦或過敏體質者的家庭。

蚊香與電蚊香

盤式蚊香、電熱蚊香液/片。

使用時注意放置於上風口,並保持室內通風。蚊香點燃或電蚊香工作時,人與寵物最好暫時離開房間,事後需通風。

滅蚊燈

利用蚊子的趨光性誘捕並殺滅。

應放置於遠離其他光源和人少活動的角落,避免干擾其效果。

個人防護技巧:避免蚊蟲叮咬

如果無法完全避免處於有蚊環境,或者需要前往登革熱流行區,加強個人防護至關重要。目標是減少皮膚暴露,並使用驅蚊產品降低被叮咬的風險。

  • 衣著防護:在室外活動時,盡量穿著淺色的長袖上衣和長褲。長衣長褲的主要作用不僅是增加物理屏障,更在於遮掩汗液等皮膚分泌物的氣味,讓蚊子難以追蹤。

  • 使用驅蚊劑: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噴塗或擦拭含有有效驅蚊成分(如避蚊胺、派卡瑞丁、驅蚊酯)的驅蚊液或驅蚊膏。使用時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避免接觸眼睛和口唇。為兒童塗抹時,建議先噴在成人手心,再均勻擦拭到兒童皮膚上。

  • 避開高風險時段與地點:在伊蚊活動高峯時段(如前所述的清晨和傍晚),盡量避免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長時間逗留。

  • 居家防護:家庭應安裝紗門、紗窗,睡覺時使用蚊帳。蚊帳可用經許可的殺蟲劑浸泡後晾乾再使用,以增強防護效果。

特殊情況與人羣的防護要點

  • 嬰幼兒:首選物理防護,如使用蚊帳。嬰兒車可加裝專用蚊帳。為幼兒選擇驅蚊產品時,需特別注意其年齡適用性和成分安全性,通常不建議用於兩個月以下的嬰兒。

  • 前往登革熱流行區:計劃前往東南亞、南美等登革熱流行地區的人員,應提前瞭解當地疫情,並嚴格做好上述各項防蚊措施。從流行區返回後15天內,如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關節痛、皮疹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旅行史。

  • 登革熱患者隔離:一旦發現疑似或確診登革熱病例,應立即就醫並隔離治療,防止蚊蟲叮咬患者後再叮咬他人造成病毒傳播。患者居住的隔離室應配備完善的防蚊設施,如紗窗、紗門、蚊帳,並在隔離室周圍100米範圍內定期殺滅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

社區聯防與健康意識

登革熱防控不僅是個人和家庭的事,更需要社區層面的共同努力和聯防聯控。積極參與和推動社區的愛國衛生運動,動員羣眾清理公共環境的衛生死角和積水。建築工地、花卉市場、公園、廢品收購站、城中村等是登革熱防控的重點場所,需加強環境整治和滅蚊工作。

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渠道,積極獲取並向身邊人宣傳登革熱的發生、傳播、早期症狀、危害及防治等基本知識,提高全民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若出現突發高熱、嚴重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骨骼痛、皮疹(可能出現在四肢、軀幹或頭面部)等登革熱疑似症狀,務必立即就醫。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於預後至關重要,並能有效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登革熱的防治是一場需要持續進行的攻堅戰。堅持以“清除孳生地為根本,綜合防治為手段”的原則,從個人、家庭到社區層面共同落實各項措施,方能有效降低蚊媒密度,切斷登革熱的傳播鏈,保障公共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