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有没有试过半夜被痒醒,发现身上多了几个红肿的包?明明床上看着干干净净,却总觉得有东西在咬?这大概是不少香港人的共同困扰。别说,这种情况在潮湿闷热的香港特别常见,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张床到底藏了什么秘密。
床上常见的「凶手」有哪些?
先别慌,让我们一个个认识这些不请自来的「床伴」。通常来说,在香港家居环境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臭虫(床虱):这家伙可是夜行侠,白天躲在床垫缝、床头柜后面,晚上就出来开餐。被它咬过的伤口通常会连成一条线或一小簇,红肿硬块中间可能还有个小水疱。按死它的时候可能会闻到一股淡淡的臭味。
尘螨:它们不直接咬人,但其分泌物和尸体碎片是强烈的过敏原,会导致皮肤出现红色小丘疹,伴随瘙痒甚至过敏反应。它们最爱潮湿温暖的环境,你的床品就是它们的豪华套房。
跳蚤:家里有宠物的要特别注意了。跳蚤咬的包通常是成片或成串的小红点,中间能看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痒感非常强烈。它们可能通过毛孩子悄悄上床。
蚊子: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蚊子的叮咬会导致肿胀的包块,痒感明显但通常消退得也比较快。
点样判断系咩虫咬?教你做个床铺侦探
唔好睇小呢个步骤,搞清楚对手系边个,先能够对症下药。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观察咬痕嘅特征:好似前面提到嘅,唔同嘅昆虫,留下嘅咬痕系唔一样嘅。系一条线定系一大片?系好痒定系轻微痒?系快消定系持续好耐?呢啲都系重要线索。
检查咬嘅时间同部位:如果系半夜或者天光之前特别痒,好可能系臭虫出没。如果主要系小腿、脚踝呢啲容易暴露嘅部位中招,就可能系跳蚤。如果系全身性嘅,尤其系背部、腰部,咁就可能系螨虫或者臭虫。
仔细检查床铺:拎个手电筒,同我仔细照下张床!重点睇下床垫嘅缝线、摺边、标签位,床头板同床架连接嘅缝隙,以及枕头被褥。留意有冇黑色或褐色嘅小点(可能系虫粪)、细小嘅血渍、或者虫卵同蜕下嘅皮。顺手用张白色纸巾抹下呢啲地方,如果有锈红色嘅痕迹,好可能就系臭虫嘅“罪证”。
实用防治攻略,由内到外赶走害虫
知道系咩虫之后,就可以采取行动啦。记住,保持环境系根本!
第一步,彻底清洁同处理床上用品:
高温清洗同烘干:用超过60℃的热水浸泡同洗涤床单、被套、枕套,高温可以有效杀灭尘螨同佢哋嘅虫卵。棉麻材质可以喺阳光下暴晒6个钟以上,化纤类物品可以用烘干机高温处理30分钟。
定期吸尘:用吸力强劲嘅吸尘器,配搭缝隙吸头,仔细清理床垫同床架嘅每一个角落。吸完嘅尘袋要密封好即刻掉咗佢。
减少杂物:床底下唔好堆太多杂物,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害虫藏身之地。
第二步,考虑使用防虫产品:
物理隔离:可以考虑使用孔径细密(例如小于0.5毫米)嘅防螨床罩,将床垫同枕头完全包裹起来。喺床脚加设防护设施(例如放置浸泡过香茅油的棉垫或粘虫板),可以阻止爬虫上床。夜晚着番件透气嘅长袖睡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谨慎使用化学药剂: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考虑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但系使用前一定要移开食品同餐具,关闭门窗特定时间(如2小时)后要充分通风,并且过敏体质者应特别小心选择。对于臭虫泛滥等严重情况,联系专业的消杀公司处理可能是更彻底有效的选择。
第三步,被咬后点样处理?
万一已经被咬,记住呢个原则:唔好搔抓!搔抓会整伤皮肤,可能导致感染同色素沉着。
可以喺叮咬处涂抹炉甘石洗剂或者含有薄荷脑的软膏来缓解瘙痒。
如果皮肤已经抓损,可以改用莫匹罗星软膏等预防感染。
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进行冷敷,每次不超过10分钟,也有助于缓解瘙痒和肿胀。
如果皮疹范围大,瘙痒剧烈,或者出现水疱、发热等情况,就一定要及时睇医生啦。
个人见解同额外贴士
讲真,对付呢啲小虫子,持之以恒嘅预防远比事后处理更重要。尤其系香港咁潮湿,最好保持室内通风同干燥,湿度尽量控制在50%以下。定期翻转晾晒床垫。同埋,出外旅行返来,记得将行李同穿过的衣物尽快用高温清洗,唔好直接将行李拎上床,以免无意中带咗“手信”返屋企。
从我嘅经验嚟睇,好多时虫患问题系因为清洁有死角,或者系一时大意从外面带翻嚟。所以,养成良好习惯系关键。
【常見問題】
點判斷咬我的係蚊子定係其他蟲?
蚊子咬的包通常較單一、分散,癢感來得急去得也相對快。臭蟲或跳蚤的咬痕則常成串或成線狀出現,且瘙癢可持續數天。
寵物會唔會引蟲上床?
會。貓狗等寵物若未有定期驅蟲,可能將跳蚤等害蟲帶回家,並間接引致床上出現蟲患。
新買的床點解都會有蟲?
蟲卵可能隱藏在家具的木材或包裝材料中,也可能通過快遞紙箱等途徑被攜帶入境。新家具進家前最好徹底清潔檢查。
點解噴咗殺蟲劑都未能斷尾?
可能因為蟲卵未被徹底清除,隨後孵化導致復發。另可能因噴灑不到位,害蟲藏匿於深處縫隙未被殺滅,或已產生抗藥性。嚴重時建議尋求「殺蟲專家」等專業防治服務。
點預防旅行時將酒店嘅蟲帶返屋企?
入住時先檢查床褥縫隙、床頭板等。行李最好放在行李架上,遠離地毯和床鋪。回家後立即用高溫熱水清洗所有旅行穿過的衣物。
